Electionss.

Electionss.

中國貿易談判中的跪與不跪:從歷史中學習

中國貿易談判中的跪與不跪:從歷史中學習

在美中貿易戰中,儘管表面上彼此對立,習近平與川普在私下中卻各有考量,無人願意先低頭。

當前的貿易爭端,不僅僅是關稅的問題,而是關乎兩種制度的對峙。北京推出政治宣傳片《中國不跪》,信誓旦旦地聲稱:「以鬥爭求合作則合作存,以妥協求合作則合作亡。」然而,這種姿態掩蓋不了清朝在馬戛爾尼使團事件中的歷史教訓。

1793年,馬戛爾尼使團試圖打開中國的貿易大門,最終清廷因為堅持傳統儀禮而失去了更多的主權。這告訴我們,錯誤地判斷了需要尊重的對象,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。

今日的中國在與美國的談判中,面對的不僅是經濟的互動,更是對話的心理博弈。川普的「領袖對領袖」策略與習近平的官僚體系之間的差距,顯示出中美之間存在的根本矛盾。

結論是,真正的「不跪」不應該只是口號,而是基於制度的實力、戰略的清醒與內部的韌性。歷史一再警告:若屈服的不是膝蓋,那可能是整個國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