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lectionss.

Electionss.

川普回歸白宮:漸現對臺政策「戰略模糊」

川普回歸白宮:漸現對臺政策「戰略模糊」

隨著川普重新進入白宮,總統賴清德面臨新的挑戰,他與川普的關係似乎沒有蔡英文時期那樣的直接溝通渠道。川普政府的對臺方針回到了過去的「戰略模糊」基調,並且延續了將國與國關係視為交易籌碼的外交風格。因此,專家建議在川普的執政下,維護「臺美關係」必須直擊雙方利益,不能再像拜登時期那樣空談價值觀。

在與美國的互動中,台灣需面對川普的強硬態度與對經濟利益的重視。川普曾威脅說,如果台灣不在美國建廠,可能面臨高達100%的關稅,這讓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強調他們的投資計劃。

賴清德在一個月前曾保證,政府在台積電赴美投資過程中並未受到美方施壓,但此說法受到川普的反駁。他指出,只有在美國建廠才不會受到關稅的影響。川普的外交風格在於善用威脅和利誘進行交易,這與拜登的盟友重視方式截然不同。

此外,繼續強化與美國的經濟關係似乎也是台灣所必需的,為了讓川普滿意,台灣中油簽署了意向書,未來將每年向阿拉斯加採購6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。在國防層面,台灣的位置也改變了美國對其戰略考量的重新評估。

雖然川普重返白宮後的對臺策略更顯模糊,但台灣的地緣戰略價值依然無法忽視。面對台海情勢上的不確定性,台灣需要更實際的應對策略來維護自身的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