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lectionss.

Electionss.

台灣醫療團深入非洲索馬利蘭的醫療外交

台灣醫療團深入非洲索馬利蘭的醫療外交

電影《遠離非洲》講述的是離開,而台灣醫療團卻走進非洲,深入這個在國際上幾乎無名的索馬利蘭。這次醫療外交任務始於一份合作備忘錄,最終派出四位醫療團成員,跨越超過8,000公里,展開不僅是醫療援助的旅程,更是與制度、文化及國際局勢交織的行動。

這趟旅程源自台灣外交部在2021年與索馬利蘭簽訂的醫療合作協定,藉由派遣常駐醫療團支援索國的醫療發展。整體計畫由台灣外交部及台北醫學大學簽署醫療服務計畫合約,後續再由萬芳醫院主責規劃及執行,涵蓋臨床醫療服務、當地醫療人員能力建構、社區公共衛生防治及病人轉診等項目。

醫療團團長蘇迎士醫師受萬芳醫院派遣至索馬利蘭,負責協助當地醫療體系建置與運作,任務經費由台灣政府全額支持。實際派出的人力包括醫師、護理師及技術支援人員,為長期駐點型支援,目標是建立持續合作的機制。

然而,索馬利蘭方面提供的資源相當有限,當地政府曾承諾提供住宿及交通工具,但實際情況並未如願。醫療團隊只能自行尋找住宿,交通車輛由台灣方面提供協助。剛開始時,連電力及網路都非常不穩定,主要依賴醫療團隊自身努力建立行政及醫療場域的聯繫。

蘇迎士指出,台灣醫療團在索馬利蘭是唯一實際駐點的援助團隊,與其他國際組織或國家的短期資源支持有所不同。台灣的長期存在,不僅補足了當地醫療人力的缺口,也讓民眾真切感受到援助。

隨著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,國際援助資源的分配模式發生了變化,轉向雙邊合作。索馬利蘭依然有其他國際組織介入,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,協助疫苗及醫療計畫資源,對當地基礎醫療形成了實質支持。

蘇迎士強調,這樣的合作不僅限於單方面的援助,更是共同探討如何改善當地情況。他希望透過這種“醫療+制度建立”的模式,在其他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推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