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品種的過去:應對氣候變化與全球糧食短缺的關鍵

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了從庫克船長航行時起搜集的多種小麥品種。研究人員探索這些300年歷史的藏品,希望找到應對氣候變化和確保全球糧食供應的解決方案。他們分析了12,000個小麥及其近親植物的樣本,尋找更具生存能力的品種。
氣候變化、害蟲與疾病對農作物造成了巨大的壓力。聯合國的報告指出,我們的飲食中,相當於五分之一的卡路里來自小麥。隨著烏克蘭衝突和極端天氣的增長,全球糧食供應受到威脅。科學家預計全球氣溫每升高1度,將導致多達6.4%的作物減產。
馬修·克拉克博士指出,必須尋找已經消失的品種,以豐富現代小麥的基因多樣性,滿足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加50%的需求。他希望通過研究能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小麥品種,協助發展中國家增強糧食供應。
同時,挪威約翰英納斯中心的研究者也在探索古老小麥品種,希望找到可以抵抗病蟲害的基因以提高產量和營養成分。他們的研究有望重新定義我們種植的小麥,以應對未來的糧食需求。
Recent News
美國關稅戰局勢升溫 中國擬與日本聯手應對
- 24 April, 2025
美國玩具市場遭雙重打擊 中國供應受限
- 25 April, 2025
中國軍事頻擾台灣,川普需急正對策以避免台海緊張升級
- 26 April,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