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lectionss.

Electionss.

中國轉向中東買液化石油氣,放棄美國大豆與LPG

中國轉向中東買液化石油氣,放棄美國大豆與LPG

在美中之間的高額關稅貿易戰中,中國不僅停止購買美國大豆,最近也轉向從中東進口液化石油氣(LPG),取代原本來自美國的產品。此一舉動可能會重新洗牌全球LPG市場。

據報導,中國大陸的買家已決定改變供應來源,匿名貿易商透露,原計劃於5、6月運抵中國的7艘載美國LPG的運輸船,現在正在改往印度和東南亞等地。根據數據,中國是繼日本後,美國LPG的第二大買家,且在2024年中國的LPG進口量預計達3568.21萬噸,其中1800.77萬噸來自美國,佔總進口量的一半以上。

美國能源資訊署的數據顯示,中國的石化產業高度依賴美國的LPG進行生產製造,且美國國內的LPG市場面臨供過於求的情況。如果無法將產品銷售到中國,美國企業的庫存將激增,進而對營收產生負面影響。

能源分析機構East Daley Analytics的分析師倫頓指出,儘管LPG交易流向可能有所調整,但每天高達40萬桶的貿易量,轉移到其他市場幾乎不可能。而航運諮詢公司德魯里則分析提到,中國的反制措施將對美國的出口造成壓力,擴建接收站的工程可能會延遲,庫存堆積將推高成本,導致LPG無法找到買家,迫使生產商降價或限制產量。

一位中國LPG貿易高層指出,貿易衝突導致中東LPG的期貨價格上漲,相較現貨價格,每噸溢價幅度已擴大至30至60美元,而這一價格差距之前僅在20至30美元之間。隨著新關稅政策的實施,中國可能會再次減少從美國進口的LPG,並尋求美國以外的供應商。印度、印尼、日本和韓國等國可望從中受惠,買入更多便宜的美國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