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lectionss.

Electionss.

韓朝停戰70週年:那些留下的韓國戰俘與他們的逃亡故事

韓朝停戰70週年:那些留下的韓國戰俘與他們的逃亡故事

92歲的李大奉(Lee Dae-bong)在朝鮮度過了半個世紀的戰俘生活,最終成功逃亡至中國。他對於離開自己的床並不急切,因為他這一生經歷了太多。李大奉的左手缺失了三根手指,這並非是在戰爭中受的傷,而是54年間在朝鮮煤礦裡工作的結果。

在朝鮮戰爭期間,李大奉被中國軍隊俘獲,而中國軍隊當時與朝鮮共同作戰。1953年6月28日,即箭頭山戰役的第一天,他的班上只有三名成員倖存,其他人皆在當日戰鬥中喪生。當他被裝上貨車時,曾期待返回韓國,但實際上卻被帶往北方的阿吾地煤礦,隨後幾乎終老於此。他的家人被告知他已在戰鬥中陣亡。

韓朝停戰協議將朝鮮半島分為南北兩派,戰後約有5萬至8萬名韓國士兵被囚禁於朝鮮,然而自此雙方並未訂立和平條約,戰俘也始終未能回國。李大奉是少數成功逃亡的人之一。

截至目前,在朝鮮被俘的數萬老兵中,只有80人成功返回故鄉。而在後來的數十年中,除了小規模衝突外,停戰協議大致上得以維持,成為史上最長的停火協議。但缺少和平條約,使李大奉和其他戰俘的生活充滿艱辛。

在李大奉的回憶中,他在煤礦工作的初期每週被迫工作,一週後,再接著一週去學習朝鮮的意識形態。1956年後,他和其他戰俘不再被承認為軍事人員,並被迫結婚以融入社會,卻又被視作社會邊緣人,困在階層最底層。日復一日的艱苦勞作,以及同伴們因意外而喪生的情景,令他無法自已。

李大奉在77歲那年,秘密越過河流逃往中國,結果成為80名逃脫者的其中之一,而活下來的,僅剩13位。大多數戰俘在煤礦中喪生,只有他們的子女依然生活著。蔡雅仁(Chae Ah-in)在父親因瓦斯爆炸去世時,年僅六歲,後來還不得不承受著無情的欺凌與痛苦。她對父親的身份也曾產生過偏見,直到長大後才了解到他是一名英雄。

李大奉回到韓國時已是老者,與他相惜生命的親人也皆隨著時間而去。李大奉與蔡雅仁的故事告訴我們,在韓朝停戰70週年之際,這場戰爭的陰影依然存在,未解的宿怨與和解的希望仍在彼此交織。